新竹縣新埔鎮枋寮褒忠亭義民廟,十五聯庄輪流祭典,今年輪由關西外六里輪值主祭,在於農曆五月初六日舉行迎接義民爺出巡到石光乾元宮,坪林元和宮同個祭典 區,為農曆七月二十日的義民節慶典揭開序幕。關西外六里石光區包括石光、人同、上林、新力、南和和新埔鎮內立里的一部份。由該區總爐主范盛記代表人范光 宙,乾元宮主委嚴盛雲和元和宮總幹事范士敬三人共同率領各里一百餘部各型車輛,花鼓隊、八音班、子弟班、電子琴等…敲鑼打鼓自關西坪林繞境至新埔義民廟,往來近三十公里,到達義民廟廣場,恭請義民爺有民俗表演,涼快的清涼秀等,來迎接客家人信奉的義民爺,回到坪林、石光區廟內由各鄰每戶輪值奉飯一直到七月二十日殺豬宰羊祭拜。
枋寮褒忠亭義民廟是客家人的信仰中心,清朝乾隆五十三年即已建廟,後為管理廟產,眾人議決由各庄輪流管理,以利置產,習俗既成,每十五年輪值一次的村庄都視為年度大事,每日由各鄰輪派各戶負責上否祭拜,藉以團結客家各庄。
據學者表示,義民廟所供奉的義民,在歷史的定位上一直有爭議,當初閩南人林爽文起兵抗清,竹墊客家人助清枚亂,因此被乾隆皇帝欽賜為「褒忠」義民,持漢族 民族中心的史家,遂有義民不義的評價,當年大新竹縣長劉啟光,即對此觀點拒絕補助義民廟的修理費。
但在目前重各族群自主性歷史觀點之下,義民的行動,才逐漸被視為民間性自發自衛的團體,對抗亂民劫掠的行動。在目前義民信仰已成為客家人愛鄉的一股凝聚力 量,而沒有民族主義的色彩,這可從每年的義民節不分閩客都虔誠祭拜得到見證。
|